3)第339章 德国的选择_1908远东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积淀了太多的糟粕,新的社会力量无法冲破这层厚厚的糟粕,使得这个国家的每一次进步都以沉重的社会代价为前提。

  不过德国皇帝很快就无视了中国的历史,毕竟,如果这个国家还不能迅速觉醒的话,那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恐怕就要终结了,毕竟,除了日本对这个国家虎视眈眈之件,德国人也一直对这个国家垂涎三尺。

  “日不过现在,对于德国来说,瓜分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德国在远东的力量比起英国、日本,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其因为参与瓜分而遭到中国民众的敌视,还不如想办法把这个拥有五亿人口的国家绑上德国战车。

  趁着英国和日本还没有动手。还是尽快把这个衰落的国家拉上自己的贼船吧,让那五亿人口为德国提供市场,也为德国战车提供一些动力。

  在皇帝的催促下,德国政府很快就采取了行动,通过驻华公使联络上了清廷,倡议中国、美国、德国结盟,共同对抗日本,对于德国的建议,清廷非常感兴趣,当时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东三省炭发可危,能不能保住这块“龙兴之地。”全看此次外交上的纵横搏阖了,于是,唐绍仪率领一支外交使团去了美国,准备就三国结盟问题与美国政府磋商。

  但是美国仍旧不肯上德国的贼船,而且美国政府很聪明的利用了“中美德三国同盟”的舆论,迫使日本政府重新坐回谈判桌前,与美国签订了《罗脱高平协定》,换来了日本政府“门户开放”和不攻击菲律宾的承诺,在这种尔虞我诈的国际政治较量中,德国皇帝组建中美德三国同盟的美梦总算是醒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德国只能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中国身上,这是它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维持既得利益的唯一希望,哪怕这个国家自己也是朝不

  夕。

  但是没等德国的如意算盘拨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就爆发了革命。戍申革命。

  然后,满清朝廷被南北实力派联手掀翻,这个国家在名义上由君主制过渡到了共和制。

  这简直让德国皇帝兴奋不已,因为就在当年的早些时候,近东的“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也爆发了一场革命,革命之后上台执政的军人政府非常的亲德,他们强烈要求德国帮助他们实现军事现代化,而现在。“东亚病夫”中国也爆发了革命,那么,革命之后的新政府是否也需要德国的“帮助”呢?

  虽然对于共和制很反感,但是这并不影响威廉二世对共和中国的兴趣。在协约国集团的威胁之平,德国的“新路线”必须继续推行,中国也必须拉拢。

  德国一开始拉拢的对象是袁世凯,但是德国人很快发现,英国对袁世凯的影响力很强,远不是德国可以相比的,而且由于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实在有限,袁世凯也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