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三章 伟大的起点(下)_一品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陈恪决定,自己发债券换钱!

  哪怕是在大胆的一赐乐业人看来。这件事也不可思议。你汴京钱号算哪根葱,发行债券谁会认?大宋朝的大户们,怎么可能用真金白银,换你擦屁股都嫌硬的债券呢?

  但陈恪坚持要这样做,为此,他甚至搬出了与一赐乐业人的密约。压住了蓝帽商会的反对声。青神财团这边,也是全凭着对他的盲目信任,才表示支持的。

  不过钱昇在信上说,钱号的股东和雇员们普遍认为,他可以运用强力发行债券,可没法强迫别人去认购,所以都难免信心灰暗。

  而事实上,债券的发行确实很惨淡,在最初的一个月里,只认购出去不到十万贯。

  陈恪反复写信安抚股东,劝他们少安毋躁,只消静观其变,情况会好转起来的。

  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了。那些小股东们甚至嚷嚷着要退股,连累着汴京钱号的现金流也不稳了。一时间谣言四起,颇有风雨飘摇之态。

  幸亏当时陈恪远在大理,而不是在愁云惨淡的汴京城,否则他会被陷入恐慌的股东们,活活烦死的……

  然而,艰难的熬过一个月后,情况的就好转了。很快,债券销售升温,继而陷入了疯狂的抢购中……那些对他们原先避之不及的达官贵人,突然掉过头来,争先恐后的把钱往汴京钱号送。

  为了买到债券,他们的仆人在钱号门前昼夜排起了长队,管家则把汴京钱号股东家给围了起来,争着请客吃饭逛窑子,就指望着能走个后门。

  一时间,汴京钱号的债券,成了汴京城中最受追捧的东西。不仅街头巷尾在热议,就连皇宫里的官家,也忍不住问诸位相公:‘你们买了么?’

  相公们颇为尴尬的答道:‘不太清楚,好像家里是买了点……’

  情况彻底逆转,数月之内,汴京钱号的债券便告罄,筹集资金达七千万贯之巨,不仅轻松支付一应款项,且钱号还可以进入迅速扩张期。

  所有知情人,都对陈恪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写信追问着,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事实上,陈恪不过是看准时机,进行了一场成功的概念炒作。

  回溯一下,朝廷的官家和相公们,同意陈恪大胆的出兵计划,主要并非开疆拓土的诱惑,而是被钱荒给逼得。大宋朝缺少铜钱啊!都到了百货不通,商民困顿、财政枯竭的地步。

  但事实上,大宋朝的达官贵人、富贾巨商手里超级有钱。因为大宋朝一方面商品经济十分发达,但另一方面,商品生产却很不发达。这导致大户们在贸易中赚取的货币,缺乏投资渠道,所以只有少部分以生产资本的形式,投入扩大再生产,大部分则被作为一般财富贮藏,而退出流通领域。

  而且持续不断的钱荒,又使铜钱的实际价值不断升值,就更加促使人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