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风门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侯氏黑散(金匮)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

  菊花(三两)白术(一两)防风(八钱)桔梗(六钱)黄芩(四钱)人参茯苓细辛当归干姜芎桂枝牡蛎(熬)矾石(各二钱二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初服二十日用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服自能助药力。(外台借此治风癫疾)

  大风四肢烦重。脾土受风水之制。土气内结。不能敷布于四末也。心中恶寒不足者。胸中为浊气填塞。心火内蕴。不得发越。热极反兼寒化也。方中用菊花为君。以解心下之蕴热。防、桂、辛、桔以升发腠理。参、苓、白术以实脾杜风。芎、归以润燥熄火。牡蛎、矾石以固涩肠胃。使参、术之性。留积不散。助其久功。干姜、黄芩一寒一热。寒为风之向导。热为火之反间也。用温酒服者。令药性走表以开其痹也。冷食而禁诸热物者。恐矾得热而下。不能尽其药力。以矾石性得冷即止。得热则下也。郭雍曰。黑散本为涤除风热。方中反用牡蛎、矾石止涩之味。且令冷食使药积腹中。然后热食。则风热痰垢与药渐次而下也。

  风引汤(金匮千金名紫石散)除热瘫痫。并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螈。日数十发。

  大黄干姜龙骨(熬。各一两二钱)甘草牡蛎(熬。各六钱。)滑石石膏(各一两八钱。)赤石脂紫石英白石脂寒水石(如无。石盐代之)桂枝(各一两。千金作桂心)

  上十二味。杵节。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巢氏借治香港脚。郭雍借治火逆。)风者外司厥阴。内应肝木。上隶手经。下隶足经。中见少阳相火。所以风自内发者。由火热而生也。风生必害中土。土病则四末不用。聚液成痰。瘫者风木挟痰注于四肢也。痫者风热扰其经脉内应于心主也。前方祛风外散。此方引风内泄。故用大黄。兼甘草、桂枝、滑石、石膏以化风热。干姜以为反谍。使火无格拒之虞。石英、寒水以润血燥。石脂、龙骨、牡蛎以补塞其空。绝风火复来之路也。

  千金三黄汤(金匮)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

  麻黄黄芩(各三钱。八分)独活(三钱)细辛(一钱五分)黄(六钱)

  上五味。水煎温服。一服小汗。二服大汗。心热。加大黄钱半。腹满。加枳实一枚。气逆。加人参三钱。悸。加牡蛎二钱。渴。加栝蒌根二钱。先有寒。加附子一片。石顽曰。此方。千金云仲景三黄汤。治恶寒经日不止。不欲饮食。全似内外虚寒之候。而方中反用黄芩之苦寒。岂不碍麻黄辈之温散乎。既用麻黄。复用黄。岂不碍表气之闭拒乎。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