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傻货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出了房间,轻轻地带上了门。一人坐在院子里的灶膛边,闻着让人陶醉的一氧化碳,抬头看天上的星星……

  兴庆二年九月十八,平凉开始收割今年第二茬水稻。

  金灿灿的稻穗压弯了禾苗,一眼望不到边际。

  与收割夏稻时不同,田里的水早放了几日,此时一脚踩下去,地里的泥也硬实。

  琳儿和小伙伴们提着木桶子,满地扣泥洞,挖起了黄鳝和泥鳅。稻草堆被他们当做了城堡,十七八个同龄孩童吵吵闹闹,在那“城堡”里钻来钻去。

  收割事宜全权交给了赵有锄与张纯茂负责,点收斤两,规划打晒、储存场地。十数个粮仓全开,一斗一斗、一担一担的稻谷颗粒归仓。

  周集也派了人来,周大丁领衔,来的全是壮劳力。赵家祠堂里多摆了几张条桌,三五十个周集后生起着哄,抢羊肉饺子。

  后厨人手不够,达念也去帮忙。收稻子她不在行,但是煮吃食却是拿手。她把磨成粉的面炒熟,再用自己做的酥油拌匀。就着醋汤、奶茶下嘴,是田间地头不仅能果腹,还很美味的珍馐。

  这是吐蕃人的美食,但大唐人也喜欢吃。

  猪圈里的猪也有了些模样,黑色的皮毛,蒲扇一般的耳朵。哼哼唧唧地让前来参观的周集弟兄羡慕不已,嚷嚷着从明年起,周集也要养上几圈……

  氛围十分和谐。

  赵正却顾不上今年秋收的收成景况,他手里还有一堆足够让他抓耳挠腮的棘手事情。

  赵金玉的面前堆满了图纸,图纸上还有一堆密密麻麻的数据。

  拨着算盘珠子,两只眼睛直打架。

  “算好了吗?”赵正用棍儿撑着自己的眼睑,趴在桌上哈欠连连。

  屋外农忙的喧嚣终于告一段落,天色已黑。

  油灯的火苗亮了暗,暗了亮,赵金玉最后拂了一把算盘珠子,闭着眼睛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算上吃饭、工钱,采买物料。一万四千六百贯……”

  赵正吓了一跳,“你坑爹呢?”

  赵金玉摇头,“我这还没算你要打造的军械、军甲……”

  赵正拿过数据仔细地核对。

  建造团练营,从挖渠开始,布置营地水道。再到采伐树木、夯实地基、造屋子、平整训练场地,预计第一期工程是六十日。

  从秋收结束开始算起,一直要干到腊月为止。

  土方工程量,渠十九里,宽七尺,均深四尺五,两万七千方。

  六个蓄水池,六个废水池,十二个化粪池,三千六百方。

  平整场地,取土填土六千六百方。

  土方工程粗算三万七千方。

  这些坑渠,预计二十五天完成,日均摊算一千五百方。

  然后便是建营十二座,军械仓两座、马仓六座、粮仓六座,草料场三处……

  伐木量还没算。

  往后还有石墙、角楼、军令台……等等等等。

  赵正拿着数据,“啪啪啪”地直扇自己的脸。这约等于便是造了一座军镇啊……

  “要不……”赵金玉也直摇脑袋:“这仓那仓,这池那池的,少弄几个吧……”

  “不行!”赵振斩钉截铁,哪怕这工作量平凉摆不平,就算拉壮丁,招流民。这些配置也一个都不能少。

  这是赵正规划的玄甲军营地,凉州的旗帜,平凉的壁垒。再抠唆,也不能在这里抠唆……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