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太平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气。

  “元良,军马场一年能出多少军马?”

  “这个主要还是看殿下投入多少。如今河陇军马皆为农户代养,都督府能省下不少钱。只是代养的军马品质参次不齐,而且让农户的负担大了不少。前几年便有军马饿死的现象。”赵正道,“臣提出的军马场其实与太平仓是一样的,关键还看殿下的投入。”

  赵硕“啧”了一声,摇了摇头,“军马场暂且搁置吧。等渠让招户之后再议。至于你说的太平仓,便又是为何?不都是储藏粮食的么?各州各县都有府仓,为何要多此一举?”

  “不然!”赵正解释道,“府仓的粮食是上交后的余粮,储存起来,是应急的。太平仓虽然也有应急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平抑粮价。而且府仓的规模都不会太大,太平仓依投入而言,投入大则大,投入小则小。”

  赵硕看着他,皱着眉头,“你说点我能听明白的!”

  “是!”赵正点头,从头说起。

  对于河陇来说,军政一体是趋势。兵出于民,民依于府。既有扩军意愿,自然要从财政、民生、经济等各方面入手。河陇自治,牛皮已经吹出去了,不费朝廷一钱一粮。河陇扩军,招募军户,择地屯田,虽然能解决一大部分军队的粮草吃喝问题,但都督府却没有额外入账。

  因为军户不税。

  而农户纳税之后,余粮便就攥在自家手中。河陇尤其是凉州,早些年饿得太惨,没有人愿意把余粮拿出来买卖。都喜欢屯粮。

  都督府从各州征收来的税粮能有多少?

  能否填满一座十万石的仓库?

  不能!

  大部分的税粮其实都在各州各县的府库中!

  不是说藏富于民不好。而是河陇不适合这般模式。

  赵硕前年巡视河陇,河西饿殍遍野,亡者无数。州县各府库没放粮赈灾?放了!但凉州的存粮不够救灾。只能从各府筹调。各州各府调了吗?调了!而且不遗余力。但饿死的人少了吗?并没有!

  原因便是粮食分散,各州各府反应不灵。等到京畿道救灾粮食调入凉州的五月,廓州救灾的粮食都还有在路上跑的情况。

  救灾如此,打仗呢?打仗时军粮调配就及时吗?并不是!

  河陇之战,苍宣县第一批军粮二十万斤,是库存军粮的全部,调入墨宣战场后,第二批军粮二十万斤,是从各镇筹措的。

  费时费力。

  河陇如今缺粮吗?不缺!

  可真要是在吐蕃忽然不宣而战,大唐仓促应敌的情况下,能同时往陇右河西两个前线同时运送各十万石粮食吗?

  一旦遇上大灾,河西流民加河陇灾民齐聚一州,能保证河陇能连续不断地供应灾粮三个月而不需朝廷支援吗?

  一旦军户征战,家中因缺少劳力导致田地荒芜,河陇能养的起那眼见庞大的人口吗?

  赵正一连三问,句句直插赵硕的心窝。

  “殿下,军政一体,首重民生!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无论征战,赈灾,抚籍,只要我们手里有粮,心中便就不慌!”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