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6、雷霆出击,开源广进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乱世的硬通货么?

  到进得龟兹时,城门口贴着写着各式文字的告示,说的是自疏勒一路前来龟兹,沿途各商可曾遇到拦路要钱,漫天要价的行为,或是有无唐军明火执仗,强抢钱财的案例。若是有,尽可呈报都护府,只要调查属实,便失一赔三,严惩首恶。并且下回再来,可免关税。

  客商们虽然脸上将信将疑,可心里却也颇为温暖。城门卫收回了他们手里的凭条,而后又每人发了一本小册子。

  这小册子上标明了如今安西各地各货物的售买价钱,均以白银、铜计价。尤其注明了何种货物短缺急需,并且不定期更新。

  做生意做得如此明白,也着实让人如沐春风,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到了实地再一查访,便知原来是都护府已经根据物资情况,对物价进行了管控,扰乱管控市场的,都被抓去打板子了。而且龟兹的市场更倾向于外贸,虽然也以铜、银本位计价,但也能以货易货,只不过需要在都护府下的计量司进行交割,并缴纳一笔费用,确实也方便了不少。

  另有一些商人,瞅准了安西各地的物价,便干起了来回倒腾的买卖,根据货物贵贱,只需缴纳一笔保护费,安全无虞,便就是生财之道。

  一时间,各地商队络绎,车不走空,马不卸鞍。便是连北庭的市场,也有了波斯的倒货商队。

  赵正打这些客商的秋风,并不是心血来潮。只不过安西初定之时,听说大唐接管了安西各地,这不要命的商人便如闻见鲜血的蚂蟥顿时闻风而来。他们想来看看是否还能沾一沾大唐的繁荣。可彼时商路并不畅通,除去河西走廊仍在吐蕃人手里外,沿途的匪患也甚为猖獗。

  两厢打击之下,远道而来的商人们便就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这赵正怎么能忍?一旦断了财路,那便如杀了父母,于是便有了这一系列的举措,一边打压匪群,一边护送商路。两手抓,两手硬。为的就是广开财源,维持运作,以便以战养战。

  商队送来了金银,换走了龟兹的铁矿和焉耆、北庭的马匹。赵正便用这些金银再换北庭的皮货,或折成粮食、牛羊,剩余的便让商队带来安西稀缺的铜。随后,便就在龟兹开了一个铸币场,铸起了安西铜币。

  对于经济来说,赵正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纯纯粹粹的门外汉。但他知道,光靠一腔热血和画大饼,是发不了财的。龟兹眼下别无长物,仅有的铁矿和马匹不能作为货币使用。

  他缺钱,金银贵重且量少,不适用于还相当贫穷的安西,于是便需要大量的铜。

  但毕竟他赵正是大唐的苍宣侯、安西都护,私铸钱币这种事,与谋反无疑。若不是朝廷说过,不过问安西财政,赵正也不敢如此放肆。他想试着建立起安西自己的金融和经济体系,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