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8、阴阳两面,物极必反_大唐里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硕摆了摆手,道:“元良这两年远离河陇,去了安西。可又知河陇百姓是如何评论的?”

  赵正摇头,赵硕道:“元良安西一仗击溃约茹,河陇军民无不欢欣鼓舞。坊间皆道,平凉赵正赵元良,实乃天将下凡,真神人也!便是我这个凉王,在元良面前也毫无颜色,黯淡无光。”

  他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赵正的肩膀,“元良啊,这才是症结所在!你当圣人真是傻子?任由御史台参你六大罪状而不明白其中道理?你去河陇,河陇必兴。来日远征高原,吐蕃必败。你不去河陇,河陇凉王赵硕安枕无忧,进可攻退可守,不断淡化你赵元良的影响。二者皆为利,他不过只是顺水推舟。甚至比起让你去河陇,把你关在长安,才是最稳妥的选择。所谓督造兴庆宫,不过只是个幌子。元良,在圣人眼中,你就快要功高震主了……”

  赵硕一口气说完,又舀了一碗酒,自顾自地咕咚咕咚灌下。

  这番话,赵正如醍醐灌顶。

  景中叛乱,便是先例。一个地方将领威望太过隆盛,对中央来说,就是灾难。要不然如今大唐镇守各地的不是郡王便是亲王,朝堂中都没几个皇室子弟,其中原因不言自明。听从中央的十六卫连框架都不要了,直接下沉各边,一来是因为他们善战,二来也是为了防止各藩镇作乱。

  赵正若是回了河陇,领受河陇节度使之职,吐蕃在且尚好,吐蕃一旦被灭,那掌握了河陇、安西军政的赵正,下场又能好到哪去?难免不被朝廷猜忌,最后落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三人端起碗,碰在了一处。赵硕道:“我原本也未想到这一层,直到在宫门外等元良时,安国公与我说的一句话。”

  赵正看向了赵金玉,赵金玉眨了眨眼睛,说道:“安郡王曾言,物极必反,赵正赵元良元良是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人物。”

  “此话怎讲?”赵正吃了一惊,却听赵硕哈哈大笑,“我也是这么问的。”

  赵金玉道:“赵正赵元良,天赋异禀,无往不利。身具祥瑞,数次大难不死,御下又剑走偏锋,所部忠心不二,平凉众将又各个能征善战,安西军事,原本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赵元良去了,只三个月便全境海清河晏。从古至今能有如此福报的,都是帝王之姿。”

  赵硕点头,指着赵正,“就这一句谶语,圣人杀你一万次都不带皱一回眉头。还记得你送回来的吐蕃千总吗?叫那个……”

  “曲贡!”赵正被安郡王几句胡言乱语就定了位,心中当然十分不快,于是面无表情地道,“他如今在何处?”

  “新军弓马教头。”赵硕道:“咱就说一句,被你赵元良看上的人,就没有一个能逃过你的手掌。你这不是天将之姿,又是什么?”

  赵正端起手,看着二人,“你们都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