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63 章 除夕话年画儿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贴门神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在大明朝,可没有专门贴对联贴门神的双面胶,也没有透明胶布,而是用浆糊张贴的。

  这每年都用浆糊,时间长了,门框上就有着厚厚的一层纸,每年年三十的时候,就要把去年的对联和门神揭下来。

  然后用小刀将残余都刮下来,还是很麻烦的,要刮得干干净净的,一丝残留都没有,才能刷上浆糊,才能贴对联和门神。

  在华夏,春节贴门神这一习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无论是天南海北,还是乡村城市,都是要贴门神的,只有到新世纪之后,小区房大行其道之后才逐渐消失。

  在华夏国的历史上,贴门神是由古代人们春节挂“桃符”演变而来的。这个传承,其实在神书《山海经》和《风俗通义》等书中都有过相当的记载。

  其实呢,这个说起来,那也是有个很好玩的故事呢?传说在古代,有一个世界叫做鬼蜮,其中有座山颗,山上有一颗覆盖了三千里的大桃树。

  这棵桃树上有一只金鸡,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在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赶回到鬼蜮,要不然就会出大麻烦。

  而在桃树的东北方向是鬼蜮的大门,门口有两个神将把守着大门,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由他们守着这里的大门。

  在夜间出去游荡的鬼魂如果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将它们抓回来,用芦苇做的绳子捆起来,施以最严厉的惩处。

  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里所有的鬼魂都怕神荼和郁垒,民间的老百姓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家门口镇邪祛恶。

  在后来,百姓就直接把神荼郁垒的名字直接写在桃木上,用来驱邪避鬼,这就是桃符的由来。

  王安石就曾经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一首诗句描写的就是过春节时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过春节的热闹场景。

  在华夏国的传说中,门神的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由于这个时间和春节临近,所以人们就会在春节前将门神贴在大门上。

  到了唐代以后,门神又发生了演变,秦叔宝,尉迟恭作为门神最为普及,这个在《隋唐演义》和《西游记》里面都有记载,而且流传也比较广,深得民间认同。

  两本书都提到一个相同的故事,话说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杀戮太多,杀兄逼父夺得皇位之后,经常梦见鬼魅哭嚎,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的大将秦琼和尉迟恭就每日夜里披甲持剑守于李世民的寝宫外,还真别说,这一招,果然有效,李世民竟然能安然入睡。

  李世民对此深信不疑,加上后来还甚至因此到了地府一游,看到了很多人世间见不到的事情,于是感触颇深,便开始崇佛信道。

  但是李世民也不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