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9章 四道诏书_社稷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题,一是水旱灾害问题,一是耕田问题,尤其是耕田问题。

  第二天早朝,褚灵宾在朝堂之上,将自己的问题抛给了文武百官。

  “昔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百姓依然安居乐业,到了本朝,不过短短几年,民间竟然发生了人吃人的惨事,众卿有没有想过因为什么”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褚灵宾看着文武百官的反应,接着说,“《礼记王制》篇中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尧、禹、汤时代的百姓之所以遭受九年之水、七年之旱,依然可以安居乐业,是因为他们手中存粮。我朝之所以发生人吃人的惨事,因为百姓手无存粮!”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开始交头接耳。

  褚灵宾提高了声音,“卿等对此,有何良策”

  群臣又是一阵嗡嗡。

  左光禄大夫罗昭出班奏道,“启奏太后,微臣以为,若要百姓有粮可食,有粮可储,莫若将黄淮之地的百姓迁往江南。想那江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极为利于稼穑生长。况江南地广人稀,不若黄淮流域人多地少,动辄水旱叠起,伤稼害农。若将黄淮之地百姓迁到江南,既可解决黄淮百姓无粮可食,无粮可储之忧,又可令江南地尽其用,更可以江南成为天下粮仓,惠及全国百姓。”

  褚灵宾不住点头,心中的忧虑减轻了大半,透过白纱帷,她问坐在丹墀右首的萧长茂,“摄政王以为此议可行否”

  罗昭上奏时,萧长茂听得认真,他认为罗昭的办法很好,听到褚灵宾征求他的意见,他不慌不忙将上半身转身褚灵宾,拱手道,“臣以为左光禄大夫之计甚好,既可省却南粮北运所耗时间、费用,又可使江南地尽其用,更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一举多得。”

  听到萧长茂也赞成罗昭的办法,褚灵宾心里更有底了,“卿之所见,甚和朕心,不知其他人等可有异议”

  文武百官无人应答,萧长茂看了看默不作声的文武百官,站起身来,面对褚灵宾大声道,“微臣赞成左光禄大夫的提议。”

  眼见萧长茂带头表了态,文武百官心知萧长茂这是让他们跟着表态,于是众人纷纷发声,“臣等赞成左光禄大夫的提议。”

  褚灵宾向萧长茂投去了感激的一瞥,“既然众卿都认为罗卿的提议甚好,那朕就下诏开发江南。”

  “太后圣明!”文武百官齐声称颂。

  下了朝,褚灵宾留下萧长茂和大司农。在两仪殿中,三个人仔仔细细将移民和开发江南的事情细细商量,讨论,直到深夜。

  商议完毕,萧长茂和大司农自去宫中值宿的宿舍歇息。

  因为解决了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褚灵宾非常兴奋,虽已深夜,却依然毫无倦意。从两仪殿出来,抬头望着满天的星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