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第三十四章细柳_风起太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部分高门都囊括了,剩下的几家,也不多她们几个。

  所以,到了最后,杜若也收到了福慧公主春日宴的邀请帖子。

  福慧公主的春日宴,定在三月二十举办。

  三月十七那日,她接到亓宣的信,问她明日想不想去细柳原打猎。杜若这些日子早就闷坏了,看了特别心动。

  “阿娘,明日我想出去玩。”杜若找到了周氏,对她说道。

  “你打算去哪玩?”周氏问她。

  “细柳原。”

  “那你多带些人手出门。”周氏也知道,杜若这些日子参加这个宴会那个宴会,把她累坏了,没有拒绝。

  “多谢阿娘。”

  杜若得了周氏的允许,回了自己院中,写了回信,让红叶去送信,又让绿叶准备明日要带的东西。

  第二日,杜若带了红叶绿叶,又带了四名护卫,都是军中的好手,一行七人,到云来茶肆和亓宣他们汇合。

  亓宣他们那边,除了常乐常意,虞安,也多了六位护卫。这是太子这些日子特地挑出来的忠心可用之人,嘴巴也严实,在外时不会泄露他的身份。

  太子看到杜若果然如他想象中一般,今日身穿一袭绯色猎装,雕弓挂玉鞍,恣意飞扬,忍不住微笑起来。

  哪怕他永远都不可能活得像她这般恣意,但是看着她,就觉得心情很好。

  “阿若!”他喊道。

  杜若看到亓宣,也是吃了一惊。

  前几日,她看到的还是弱不禁风的亓宣,现在,他的脸颊明显丰润了起来,衣服也不再有空荡荡的感觉。

  “阿宣,太好了,你没事了。”杜若为他高兴。

  “嗯,已经好了。”他上次见杜若,到现在快二十天了,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他们一行十几人,汇合以后,从金光门出了长安城,往昆明池方向而去。

  细柳原是一个高原,汉武帝时挖掘昆明池,挖出来的土,就堆积成了高原,此地遍植细柳,相传昔日,周亚夫的细柳营,就是设置于此处。

  细柳原离长安不算远,骑马的话,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到了之后,杜若却有些失望,因为昆明池差不多干涸了。

  “我还以为昆明池和曲江池一般大呢。”她说。

  “大概是因为渭水改道的缘故吧。”太子解释道。

  渭水数次改道,比起汉时,往北边移动了不少距离,沣水的水量又比较小,再加无人维系原先的水渠,昆明池没有水流注入,就渐渐干涸了,很多地方被开垦成了农田。

  他们要去的地方就在沣水边上,沣水两岸,都植有细柳,有桥相连,东边是细柳营,而对面是丰邑乡。

  唐时诗人笔下的“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就是在讲这里,新丰就是丰邑乡。

  当然,现在不管是丰邑乡,还是细柳营,要么是农田村落,要么是荒草荒地,已无昔时痕迹,大概也就沣水两岸,正在春风中摇曳的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