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七章 畅论天下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乎对杨华震惊的表情极为满意,公孙衍一脸自豪:“大河四渡,龙门、蒲坂、封陵、太阳,此渡最为繁忙热闹。虽然也算是一景,却实非我大魏国之幸。”

  “这是为何?”新鲜感一过,杨华又将注意力转回到公孙衍身上。

  要了解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光这样看看可不行,除非能有机会去造船之地细细观察。不过这就不像了解变法这么方便了,法令必须公开,但各国对于技术的保密工作还是极为严格的。

  任何与军备相关的行业,几乎都被隔绝开来,无关人等根本不可能一窥究竟。

  水运的优势不言而喻,特别是缺乏牲畜又有伊、洛等多条河流贯穿的周地来说,更是一项绝佳的选择。杨华暗自把造船以改善村子运输状况的相关事宜放入自己的计划列表中,开始继续补充自己对天下大势的认识。

  公孙衍本是个恃才傲物之人,可杨华对秦国变法的独到见解让他并不太在意其身份,颇有些与之倾谈的欲望,当下环顾河面:“我大魏国被分割为东西两块,无奈之下才必须以船运为突破口。数百里水道,除中间孟津和温地之外,尽是韩国所有。如此命脉竟受他国控制,岂不危矣!”

  据杨华所知,公孙衍所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曾是周室之地,不过他现在也没兴趣在这方面与其争辩,稍稍看了一眼故意坐在远处的苌弘,顺着话题问道:“所以你之前才一力主张灭韩?”

  由于不能议论本国法令,能侃的魏人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国家战略的“指点”上来,一论及此自然也就滔滔不绝起来:“灭韩,至不济也应占据上党高地。如此一来,东西贯通一体,大魏国霸业指日可成。西灭秦国之后,要想争霸中原,必以东面领土为根基。”

  对于灭国大战杨华并没有多少兴趣,不过仔细回想自己脑中所记的华夏地势图,也觉得公孙衍所说倒也确实是魏国当前颇为可行的策略,不由疑惑道:“听说魏国五相共立,皆是不世之才,朝野间更是人才济济。如此,早该敲定国策并齐力实施才对。”

  一谈到魏国朝堂,公孙衍脸色有黯然,转而自嘲一笑:“或许在等在下执掌朝堂吧!”

  像公孙衍这样的纵横名家,杨华虽不至于刻意巴结,却不妨加以结好,当即送上恭维:“好志向。那我就预祝犀首早日得偿所愿。”

  公孙衍只是勉强一笑,低声吟道:“大河滔滔,谁主沉浮。”

  眼见又要冷场,杨华连忙叉开话题:“在下第一次离周出行,韩魏已有所见,秦国又有犀首亲行之论。对其他各国却一无所知,不知犀首可否愿意教我?”

  这下轮到公孙衍有些惊讶了:“竟是第一次离周?”仔细打量了一下杨华,露出理该如此的表情:“以足下的眼光,寻找存身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