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胸痹_余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匮云。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

  阳微在胸中气分上看。故曰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在阴脉上看。如阴寒之脉。上于胸中气分。

  则为胸痹。如阴脉上乘于心。则为心痛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上条是言不及。此则言太过也。平人。盖言无内困虚劳。外因感冒。而患短气不足以息者。

  当是胸中邪气窒塞。肾中阳气不得上通于胸中。故为实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寸口脉沉迟者。阳气衰微也。关上小紧者。胃以上有阴寒结聚。所以胸中喘息咳唾。胸背痛而短气。栝蒌性润。专以涤垢腻之痰。薤白臭秽。用以通秽浊之气。同气相求也。白酒熟谷之液。色白上通于胸中。使佐药力上行极而下耳。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者。胸中痰垢积满。循脉而溢于背。背者胸之府。故于前药但加半夏。以祛痰积之痹逆也。

  胸痹心中痞痛。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痰气结聚于胸中。胸满溢于经脉。故从胁下逆上以抢心也。二汤一以治胸中实痰外溢。用薤白桂枝以解散之。一以治胸中虚痰内结。即用人参理中以清理之。一病二治。因人素禀而施。两不移易之法也。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

  夫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故二方皆利气之剂。一以疏利肺气。一以疏利胃气也。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胸中为阳气所居之位。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由阳气不运故也。用薏苡舒其经脉。附子复其胸中之阳。则大气一转。阴浊不留。胸际旷然若太空矣。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心中痞者。心气逆于上也。上气逆。则中下亦逆。气逆则经脉亦逆。故为诸逆也。上下气逆。脉不交通。心主孤悬于上。不得营气以和之。故心悬痛也。桂枝行心气以散痞。姜、枣疏中焦以通经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乃阴邪厥逆。而上干胸背经脉之间。牵连痛楚。乱其血气。紊其疆界。

  此而用气分之药。则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用蜀椒、乌头一派辛辣。以温散其阴邪。然恐胸背既乱之气难安。即于温药队中。取用干姜、赤脂之涩。以填塞厥气攻冲之经隧。俾胸之气自行于胸。背之气自行于背。各不相犯。其患乃除。今人但知有温气补气行

  请收藏:https://m.you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